文稿真是座“大观园”!
VIP专免
文稿真是座“大观园”!
我有个观点:想让文稿出彩,要善于跨界思考。
其实,对写作理论的学习,同样需要跨界思考,只有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学会
跳出“文稿”看文稿,在多学科、多维度中取象比类,找到相通的底层逻辑,在“深
入”“浅出”中求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说明这个观点,需要讲个故事。
话说,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大才子苏轼由黄州(湖北)贬迁汝州
(河南),途经江西九江时,与友人去庐山旅游,情感细腻的苏轼因景触思,写下
了著名的《题西林壁》一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大家一定都倒背如流,常常在公文中引用。不难看出,前两句诗人感慨
于庐山的形态变化,山崇岭峻、绵延逶迤、郁郁葱葱、峰峦起伏、奇峰突起。最重
要的的是,随着位置的变化,那种变化万千的景色,给了诗人极大的震撼,既而悟
出了人生的哲理来。
在这个移位换景的观景体验中,诗人小宇宙爆发,将观赏自然景观的场景与观
察社会事物的场景跨界联系起来,因此领悟到一个道理:
世间所有“景色”之所以片面,皆因身处“山中”,“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难以观其全面,知其所在,如果想全面认识“庐山真面目”,就必须跳出“庐山”看
“庐山”,从多个角度去审视观察。
故事讲完了,也许大家也明白了道理,但问题是,学习公文者,该以什么样的
视角来观察公文?这就需要我们亲自尝试了。
笔者的体验是,文稿是座“大观园”,里面有很多吸引眼球的“景色”,很值得你
去观赏。这个观赏过程的关键,在于找到独特的观察视角,否则,你看到了,也不
一定看得“见”,或者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大脑里全是问号和惊叹号。
我发现,公文写作理论,在很多方面与建筑、园林、军事、书法、绘画、音乐、
雕刻,甚至中医等学科的规律不谋而合,有很多相同、相似的道理,有很强的可比
性,完全可以借用这些学科中具象的现象来类比抽象的写作理论。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1、建筑视角
我感觉,完全可以把一篇文章比拟为一座建筑,把写作这个过程看成是建筑施
工,写作者就好比是这座“文字建筑”的设计师、建造师。
这个观点得到普遍认同。如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就有这样的观点,他是这
样论述写作的:“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
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闲情偶记·词曲部》)日本作家小林多
喜二也将文稿结构与建筑结构进行过类比,思维方法是相同的。
如何深入理解?
首先,从主题角度思考。建筑有主题,文章也要有主题,这是相同的道理。比
如建筑有居住用的、生产用的、办公用的,这就是主题,而文章根据工作内容,有
写招商引资,有写工业园区,有写产业转型升级,这就是文章的主题。总之,没有
主题的建筑和文章都会杂乱无章,没有中心。
其次,从风格角度思考。一栋建筑定有其风格,比如有古典风格,有现代风格,
有罗马风格,有希腊风格,有哥特式风格,有洛可可风格不等。文章的语言、句式、
结构、标题都有风格,有的自由奔放,有的严肃拘谨,有的充满诗意,有的通俗易
懂。
再次,从材料角度思考。你看,建筑重视建材,一般来说,建筑施工之前,施
工单位都要进行材料的采购招标,不管是钢筋、水泥、砖石,哪怕是一颗螺栓都要
把好质量关,没有素材,再厉害的建造师都盖不起房子来。文稿同样重视素材,我
们经常说“功夫在诗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讲材料了。
另外,还可从写作过程思考。比如,二者在实际动手前都需要进行谋划,画草
案或写提纲,建筑上叫做设计,写作则称为构思。又比如,建筑的设计方案需要报
批,文稿提纲也需要审定;建筑施工完毕后要多方验收方能投入使用,文稿写就后
也要经过认真校对审核,方能正式印发。再比如,有时建筑施工中,因客观条件变
化或业主需求,经常要变更设计,文稿写作过程中,也会根据情况变化或决策改变
而调整提纲。
2、军事视角
以兵喻文,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文化现象,古人们常把文稿比喻为战场,把写作
当成打仗,把写作者看成带兵打仗的将帅。
一些经典的论述如下:比如,唐代的林滋在《文战赋》中提出“士之角文,当如
战敌”,通俗地说就是写文章就像对敌作战。宋代杨万里则认为:“作文如治兵,择
械不如择卒,择卒不如择将。”(《答徐赓书》)用治兵先要选择将领,比喻作文
要抓住统帅全文的中心。而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用事如用兵,愈多愈
难”,认为文章中典故的运用就像领军打仗,士兵越多越难统筹帷幄。这种思维最系
统的还要数朝鲜人朴趾源,他在《骚坛赤帜引》中把写文章与领兵打仗进行了深入
的类比,认为:“善为文者,其知兵乎。字譬则士也,意譬则将也。题目者,敌国也;……
破题而结束者,先登而擒敌也。”十分深刻形象地阐明了写文章与作战之间的相同规
律。
读了以上的观点,我忽然理解了一个现象,就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文与武的概
念总是并列出现,原因就在于二者道理相通,正因为如此,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
投笔从戎、出将入相故事,如班超、辛弃疾、范仲淹等,他们能在文武两届中自由
切换,靠的是什么,就是对底层逻辑的把握。
当然,他们能跨界的前提,是写作与军事之间的可比性:二者一文一武,表面
上相去甚远,却有道相通相贯。
不妨想一想打仗的过程,如果一个统帅想打赢一场战争,他要干些什么事情呢?
我用外行的眼光简单梳理一下,首先肯定是参谋部门确定战略目标、战略原则,既
而根据战略目标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这些工作完成后,就要根据作战需要进行战
争动员了,这时,统帅要考虑如何挑选精兵强将,如何配备粮草弹药,如何进行排
兵布阵等等。在军队的管理上,还要注意统筹协调作战部队之间的关系,根据战争
损耗及时补充兵员、补给,根据战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策略,选准突破点,不时运
用战争策略,出奇制胜。
回到公文写作上来思考,写作前,写作者一般也要确定战略目标,也就是文章
的主题,这和战争的总体目标是一样的,主题确定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备战,通
常,这些备战工作包括: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素材,根据掌握的“情报”进行谋篇布
局,制定好写作提纲等等,这和战争都很像。写作过程中还要适时协调处理好结构
关系,梳理逻辑,根据表达需要及时补充删减素材,为了提升表达的效果,还要选
好切入点,使用修辞手法,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另外,按照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一书的观点,战争是一个不断
破除不确定性,拨开“战争迷雾”的过程,其实公文写作也是一样,在写作中对观点
进行不断的纠偏和调整,最后才敲定下来。(大家可以关注前面《谁说纸上不能谈
兵?》一文,对照阅读。)
摘要:
展开>>
收起<<
文稿真是座“大观园”!我有个观点:想让文稿出彩,要善于跨界思考。其实,对写作理论的学习,同样需要跨界思考,只有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学会跳出“文稿”看文稿,在多学科、多维度中取象比类,找到相通的底层逻辑,在“深入”“浅出”中求得事半功倍之效果。说明这个观点,需要讲个故事。话说,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大才子苏轼由黄州(湖北)贬迁汝州(河南),途经江西九江时,与友人去庐山旅游,情感细腻的苏轼因景触思,写下了著名的《题西林壁》一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大家一定都倒背如流,常常在公文中引用。不难看出,前两句诗人感慨于庐山的形态变化,山崇岭峻、绵延逶...
相关推荐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大江大河
分类:日常工作
属性:7 页
大小:35.93KB
格式:DOCX
时间:202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