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旧城区改造提质工作调研报告

VIP专免
关于老旧城区改造提质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安排,20×年×月份以来,在×、×副主席的带领下,由
市政协经科人资环委、文史学习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组成课题组,围绕“加大老旧
城区改造提质力度”这一课题开展专题调研,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深入实
地查看了×、×等老旧城区现状,并组织两个调研小组分赴×、×及×、×等地学习
考察老旧城区改造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老旧城区改造提质工作的主要成效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提质工作,打响了城市提质的攻坚
战,“三改四化”、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等工程,大大提高了×市的城市品质,增强了
×人民的幸福感。同时以棚改工作为重点的老旧城区改造提质工作稳步推进,城市
面貌焕然一新。
1.规划编制科学。我市老旧城区改造提质工作,目标明确,推进科学,江北城
区确定了重点推进“三纵四横五片”改造规划,“三纵”即朝阳路、三闾路、紫缘
路,“四横”即×路、×路、×路、×河沿线,“五片”即以杨家巷为中心的城东片区、
以原卫校为中心的东湖巷片区、以葫芦口为中心的×区、以×为中心的×片区、×镇
片区;×城区按照“一线一片”即×江一线和×卷湖片区进行项目布点的改造规划,
基本做到了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江南江北同步推进。
2.工作机制健全。我市老旧城区改造提质工作起步较早,各项工作机制较为健
全。20×年我市就成立市棚改领导小组,建立了多部门协作的整体联动机
制。20×-20×年,针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土地供应、资金筹措、报建审批、
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旧城改造提质工作的快速推进
提供了完善的保障体系。至20×年为止,共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基础配套资金×.×
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亿元。
3.推进成效显著。近几年来,我市老旧城区改造提质工作推进迅速、成效显
著。到目前为止,市城区完成了×条主次干道和小街小巷的改造提质,完成棚户区
改造×.×万户。仅20×年我市就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万户,实施项目×个,实
现投资×亿元;累计改善市老旧城区×.×万居民的居住条件,推进力度居全省前
列。在改造过程中,我们追求项目质量,一个个经典项目层出不穷,如×斩获了
20×年建筑创作奖金奖,×城被评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示范样板工程,×更是
为广大市民呈献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公共开放城市空间。
二、老旧城区改造提质工作的突出问题
(一)着力不均,东部片区改造提质相对滞后。近几年来,我市通过实施“三
改四化”及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等工程,城市形象明显改观,城市功能大大提升,北
部新城、西部新区迅速崛起,相比之下历史沉积过多、困难交织的东部片区发展则
比较缓慢。
1.道路交通不畅。东部片区交通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道路建设标准不高,路网
密度整体偏低,支路网循环性较差,断头路较多,如×路、×路等。×路、×路
等“主路”路幅较窄,且道路周边分布有市委机关等一批党政机关,有目前全市最大
的医疗机构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学、×、×等中小学校更是密布四周,人流、车
流过于集中,特别是×路(×路至×小学)路窄车多,交通不畅,出行高峰期更是
拥挤不堪。而新改、扩建的×路(×路-×路)、×路(人×路-×大道)、×路(×
路-×大道)等建设项目因征拆、燃气改造等多种原因一直不能如期完工,导致东
部片区路网梗阻矛盾突出,现有道路标准不高、超负荷运行,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
的出行。
2.基础设施更新缓慢。由于东部片区建成时间较长,现有的地下管网、环卫设
施、停车场地、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片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停车难、出
行难等问题尤为突出,经常车满为患。另外甘露寺、钢材两大市场×项目进展缓
慢,周边居民对此颇有微词。
3.城市公园缺乏。东部片区人口集居,目前无一个成型公园,街头绿地分布很
少,绿化覆盖率仅×%,还不到我市平均水平的一半,远远达不到×米见绿、×米
见园的标准。而在规划中即将在×大道附近兴建的城市公园包括水系绿化也仅有×
亩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片区居民的需求。另外片区内休闲文体设施陈旧,功能欠
缺,散步在屋外,休闲在桥下,购物向西行成为常态,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4.生产生活不便。东部片区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欠缺。另
外东部片区没有明确的产业规划、没有配套的服务业态,片区大部分居民要跨区域
消费、工作、学习,增加了片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成本。
(二)生态配置落后,城市系统性功能构建缺乏
1.生态配置少,人居环境有待改善。老旧城区建成时间长,建设时缺乏生态、
人文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无公园、少绿地、高耗能、非循环是一个普遍现象。
大部分的居民小区人口居住密度高,街头、院落配套绿化少,另外由于基础设施陈
旧,存在生活污水、垃圾污染环境的问题。老旧城区的居民,普遍反映地下管网不
通畅,污水溢出四流,垃圾无处堆放。红卫、甘露寺等社区大量城中村分布其中,
建筑密集,巷道狭窄且不通畅,消防隐患极大。
2.城市功能不全,改造缺乏整体考虑。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老旧城
区城市功能不够优化、不够齐全的问题日显突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市城市经济
的协调发展。而在我市老旧城区改造提质工作中,缺乏配套城市功能的整体考虑,
改造零星分散,重视房屋建设而轻视项目周边环境的同步改造。从目前已改或正在
进行的项目来看,基本上是哪里容易改就改哪里,哪里经济效益高就改哪里,改造
项目之间缺乏整体考虑,没有形成连片效益,特别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
没有充分考虑、统筹建设,对补全城市功能、提升人居环境的作用不明显,老城区
城市功能疏解不到位。如老西门改造项目,项目本身可以说是棚改项目的典范,但
在项目建设时没有对老西门周边基础设施进行适应性改造,物流、人流、车流超出
了周边环境的最大承载量,车堵、人堵的情况时有发生,反而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
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三)街区制推广不够有力,小而全的院落建设模式没有打破。20×年×月,
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推广街区制的决定,时间过去了一年多,我市还没有进行推广
街区制的相应探索,封闭小区建设依然是城市建设的主流。
1.政策引导缺位。从我市现有的小区建设来看,没有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
封闭院落建设仍是主流,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还未很好地融入城市建设。我市
还未出台相应的指导激励性政策,没有进行相应的推广试点。
2.规划指引不力。《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
意见》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
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
市道路布局理念,而现有的城市规划还未结合街区制建设作出相应的调整,提出明
确的建设推广要求。
3.宣传力度不够。街区制作为城市建设布局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不设围墙,
这与我国传统的住家观念有所出入,从现阶段我市的建设来看,这种建设理念还没
有真正的开始推广,群众对此更是知之甚少。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对部分居民进
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近×%的群众不知街区制为何物。
(四)改造模式单一,多元参与格局没有形成。老旧城区改造提质是一项投入
巨大且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统筹经济与社会效益,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而现阶
段我市的老旧城区改造提质项目大多数都是政府融资平台在唱独角戏。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老旧城区改造提质工作调研报告根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安排,20×年×月份以来,在×、×副主席的带领下,由市政协经科人资环委、文史学习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组成课题组,围绕“加大老旧城区改造提质力度”这一课题开展专题调研,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深入实地查看了×、×等老旧城区现状,并组织两个调研小组分赴×、×及×、×等地学习考察老旧城区改造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老旧城区改造提质工作的主要成效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提质工作,打响了城市提质的攻坚战,“三改四化”、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等工程,大大提高了×市的城市品质,增强了×人民的幸福感。同时以棚改工作为重点的老旧城区改造提质工作稳步推...
相关推荐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大江大河
分类:日常工作
属性:7 页
大小:36.28KB
格式:DOCX
时间:202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