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研报告

VIP专免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财税部门聚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强化财政扶贫政策的精准性和有
效性,集中财力补短板、强弱项,全力做好资金保障,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市
三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助力脱贫
攻坚中,积极的财税政策体系覆盖面广、含金量高、制度体系完备、上下贯通,发
挥了积极效应,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宝
贵经验。
一、脱贫攻坚情况介绍
全面落实扶持政策,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财力保障。聚焦“两不愁三保
障”,下大力气补齐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等方
面的短板。全市各级财政 2020 年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亿元,其中中央资
金×亿元,省级资金×亿元,市县两级资金×亿元,重点支持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
目标任务。同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资金力度,促进产业脱贫。积极争取
省级转移支付资金、指导统筹各渠道资金、盘活村级自有资金,实施“精准滴灌
式”的方式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县利用扶持资金,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培育发展符
合自身实际的优势产业,带动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蓬勃
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市整合涉农资金×亿元用于插花贫困村建设,因地制宜发
展富民产业,走“一村一品”“一地一业”、特色富农、百花齐放的兴村脱贫之路,同
时向专业化、品牌化、优质化方向发展。
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2020
年,全市落实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费×万元,有效降
低了农村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让贫困户得到实惠;落实推动涉农产业
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费×万元,为全市农业生产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
有力支持;落实推动涉农普惠金融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费×万元,引导金融机
构为脱贫攻坚项目提供贷款和担保支持;三个脱贫摘帽县落实激发贫困地区创业就
业活力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费×万元,为农民就业创业奔小康创造条件。
同时全方位强化扶贫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是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推进财政资金使用制度化、规范化。×县城关镇财政所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
求,修订完善了《脱贫攻坚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了脱贫攻坚
资金核算与管理、奖补范围与标准,绩效评价与考核,规范了资金运行流程,强化
了过程跟踪×,通过经常性脱贫攻坚综合性检查和专项检查,确保了每一分钱都用
在了刀刃上。二是完善监管机制,推进财政资金使用的精细化管理。×市结合工作
实际,制定出台了《×市脱贫攻坚实施工作流程》,从“项目申报批复、筹资筹
劳、规划设计、工程造价、预算审计、工程招标、施工合同、工程监理、竣工结
算、资金拨付、资料归档、建后管护”等 12 个方面进行明确界定,有利于提升财政
资金使用的便捷化和精细化。三是创新服务机制,推进资金使用跟踪监管。在资金
管理上按照先预拨后清算的要求,对已完工的项目,由项目所在地镇政府提请审计
方进行竣工审计,再依据审计报告,对项目资金进行清算。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
规范管理,确保了工程质量,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二、衔接过程中财税政策面临的难点分析
×市运用积极的财税政策促进脱贫攻坚,无疑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推进巩
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主
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资金需求的矛盾。国家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 5 年过渡期,
过渡期内帮扶政策总体不变。国家为此将投入大量资金,地方政府也会给予配套支
持,但恐怕仍然难以满足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需要。
二是集中与分散的矛盾。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求精
准识别,定向发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整体效应。但在过去脱贫攻坚的实际操作过
程中出现了资金的分散化倾向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相关部门跳不出“平
均”“照顾”的桎梏,自觉不自觉地把扶贫资金按地区、部门、单位平均分配,平均
使用,造成了扶贫资金的分散化;另一方面,有关单位在脱贫攻坚中争项目、争投
资,客观上拉大了脱贫资金的分散度。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扶贫资金难以集中使
用,难以提高投资效益,不利于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是目前与长远的矛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根本上
讲,是为了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城乡整合发展。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财政资金投向上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现象,出现了一些偏差。
比如,目标上有偏差:一些地方发展产业的资金走入了误区,没有牢牢把握农村特
色产业这个根本,而是跑偏了。再比如,时限上有偏差:国家着眼于长远利益,但
少数乡镇在参与的过程中对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热情高、干劲大,而对周期长、见
效慢的项目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造成重复投资、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影响了脱
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还有,政策衔接上有空档:出台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运营税收优惠政策和为农户担保与再担保业务税收优惠政策已到期,这些优惠政策
是否继续延期执行,目前仍不明朗。此外,不少农业产业化项目缺乏长远性。
四是系统性与碎片化的矛盾。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既
涉及到农村软硬环境的改善,又涉及到各个产业领域和有关部门,需要规划的科学
性、实施的连续性、管理的协调性,任何一个环节、一个链条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
体推进。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一些地区、一些部门出现了与此相悖的现象。比
如,规划缺乏“一盘棋”的观念:有的不立项、不论证,胸中无数,仓促上马,项目
跟着长官意志走;有的随便立项,在实施中随意更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再比
如,实施缺乏连续性:乡村振兴项目与基层党政干部任期目标不一致,造成工程随
着人员变迁而更替,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换的现象较为突出。还比如,管理缺乏
协调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集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物流等资源
要素为一体的工程项目,涉及农业、水利、财税、银行、社保、民政等部门,需要
齐抓共管,但有些地方和部门往往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互相牵制,相互扯皮,影响
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顺利实现。
三、实现有效衔接的财税对策
财税政策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重要支撑,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处于紧平衡状
态,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
衔接。为此,我们认为,在制定财税政策时,应该围绕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挖掘
潜力、释放活力做文章。推进政策衔接的总体目标是:按照调整、优化、延续的要
求,对标国家和省级政策措施,衔接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小额扶贫信
贷、综合保障、产业奖补、就业扶贫、消费扶贫、“雨露计划”、财政投入、易迁后
扶、饮水安全、“防贫保”等主要政策,保持政策的总体稳定,巩固“两不愁三保
障”成果。
第一,适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稳定财政投入规模。过渡期内在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合
理安排财政投入规模,调整支持重点,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逐步实
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抓住换届选举契机,选
好配强“两委”班子,并为此提供财力保障。二是规范预算管理。考虑经济运行和实
施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合理测算,实事求是编制收入预算。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
政策,严禁收取过头税费、违规设置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依照法律法规及时
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如实反映财政收入情况,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不得违法
违规制定实施各种形式的歧视性税费减免政策,维护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三
是盘活各类存量资源。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完善结余资金收回使用机制。新增资产
配置要与资产存量挂钩,依法依规编制相关支出预算。严格各类资产登记和核算,
摘要:
展开>>
收起<<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研报告近年来,市财税部门聚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强化财政扶贫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集中财力补短板、强弱项,全力做好资金保障,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市三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积极的财税政策体系覆盖面广、含金量高、制度体系完备、上下贯通,发挥了积极效应,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一、脱贫攻坚情况介绍全面落实扶持政策,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财力保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下大力气补齐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等方面的短板。全市各级财政2020年累计...
相关推荐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大江大河
分类:日常工作
属性:6 页
大小:43.66KB
格式:DOCX
时间:202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