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人当如菊之“淡”“雅”“馨”

VIP专免
暮秋菊开,红橙黄绿,生意盎然。忽然想起晚唐诗论家
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典雅篇”中说的“人淡如菊”,一时间,
晋陶渊明“独爱菊”的形象浮于脑海。那种恬淡的人格、静雅
的风骨、温馨的芬芳,让我这个“久在樊笼里”的大俗人从心
底生出许多感慨。由菊花而忆古人,由古人而思 “眼前人”,
“人淡如菊”,在今天也应成为一种精神向往和价值追求。组
工人说组工事:“淡”,应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从容;“雅”,应
是温文尔雅有品有格的坚守;“馨”,应是良好修养流露出来的
人格魅力和道德芬芳。
淡泊明志,甘于“花开不并百花丛”的寂寞。“非淡泊
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家训
中透着处世的哲理。盛开在深秋里的菊花,就是甘于寂寞的
写照。春天里百花盛开,“争艳”盛极一时,但艳丽的东西向来
不能长久。菊花或许有意避开春天的“争芳”与“斗艳”,以“花开
不并百花丛”的行为方式,坚守着甘于“寂寞”的隐逸情操。“孤
芳自赏”的菊花形象是寂寞的,但其精神境界却从不孤单,古
今贤达之士常以菊花为友,咏菊赞菊的诗文历久弥新,风采依
然。当下,“出名要趁早”,谁愿意忍受“廉颇老矣”“美人迟暮”的
孤独与悲哀?但组工人是铺路人,是搭梯人,要在淡泊明志宁
静致远中砥砺心性,发扬“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情怀,以“做隐
姓埋名人”的寂寞与坚守,默默无闻地耕耘于幕后,把收获的
“果实”奉献
于组织的“枝头”。
温文尔雅,涵养“菊残犹有傲霜枝”的品格。著名画家
徐悲鸿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一个“傲”字写尽
了形象与精神的差别。只是遗憾世人,傲气多而傲骨少。苏
东坡笔下的“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句,应是他人生历尽坎坷之后
的精神象征。心存傲骨,必然会比“八面玲珑”的性格容易招
来排挤和打压。但傲骨如斯,又何惧人生的霜雪?近代学者丰
子恺说过:“这世界上,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狐狸;
有些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牛;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
譬如人。”骨头值钱,分明就是一副铁骨头、傲骨头。古往今
来,鉴古知今,真正的共产党人从来都不是软骨头,而是“一
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硬骨头;是 “含钙量”极高的不屈的傲骨
头。组工人应当在温文尔雅中涵养出一副傲骨,旗帜鲜明立
场坚定地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举旗的人。
惟吾德馨,坚守“不与黄叶舞秋风”的气节。“秋风扫
落叶”是一种常见现象,但我们很少见到菊花的落瓣随风飘零。
我读“不与黄叶舞秋风”时,非常感慨,菊花的品格真的与高
尚人格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有一句
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换言之,真正使你飘零的是落叶自身,而
不是看似猛烈无情的秋风。菊花的“抱香枝头老”与“黄叶舞秋
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今天,我们往往抱怨世俗,感慨世风
不纯,其实我们有必要自问:是做一朵飘落
的黄叶,还是做一朵不落的黄花?组工人异于普通人,就因
为胸怀信仰,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
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不为外物左右,“独立”的人格魅力和道德芬芳,就能影响人
团结人,为复兴大业凝聚起磅礴的力量。
摘要:
展开>>
收起<<
暮秋菊开,红橙黄绿,生意盎然。忽然想起晚唐诗论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典雅篇”中说的“人淡如菊”,一时间,晋陶渊明“独爱菊”的形象浮于脑海。那种恬淡的人格、静雅的风骨、温馨的芬芳,让我这个“久在樊笼里”的大俗人从心底生出许多感慨。由菊花而忆古人,由古人而思“眼前人”,“人淡如菊”,在今天也应成为一种精神向往和价值追求。组工人说组工事:“淡”,应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从容;“雅”,应是温文尔雅有品有格的坚守;“馨”,应是良好修养流露出来的人格魅力和道德芬芳。淡泊明志,甘于“花开不并百花丛”的寂寞。“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家训中透着处世的哲理。盛开在深秋里的菊花...
相关推荐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朝花夕拾
分类:写作素材
属性:3 页
大小:25.25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