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反电信诈骗调研报告

VIP专免
3.0 公文格式标准 2023-11-22 103 99+ 15.66KB 5 页
侵权投诉
当前农村反电信诈骗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网络基础设施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农村
网民逐年增加,线上社交、电子支付等成为农民生活的新
常态。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止
2023 X月,全国网民规模达 10.79 亿人,互联网普及
率达 76.4%。与此同时,受制于部分农民法律知识薄弱、
防诈意识不强等因素,电信诈骗呈现向农村转移态势。据 X
县公安部门数据,2022 年全县共立案电信诈骗案件 X起,
涉案金额 X万元,其中涉及农村电诈案件 X起,涉案金额
X万元,案件数量、涉案金额分别占比 X%、X%。强化农
村反诈骗工作、提升农民防电诈意识迫在眉睫。
一、存在问题
一是群众反诈意识淡薄。农村传统文化中强调信任和
亲情,这种信任观念使得农民更容易相信陌生人,并为之
付出金钱或个人信息。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系统
的教育培训和信息素养,加之农村地区反诈宣传普及不到
位,群众无法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电诈形式和案例,对电诈
手段和套路认识不足,防诈能力较弱。部分群众经济拮据,
往往愿意追求眼前利益,对于不法分子以高额利益为诱饵
的诈骗手段容易上当。泾川县玉都镇某银行网点工作人员
公文阁 公众号:老弥妹职场文书 gwg365.cn
反映“平时工作中经常遇到群众上网被骗的情况,近期一名
农村妇女称被‘百万医疗保险’通过微信操作诈骗 7万多元,
一名街道商户被‘充值现’套路诈骗 30 多万元,损失惨重
受骗群众往往存在侥幸,反诈宣传知识根本听
进去止不中了
二是诈骗手段出不。随着数化加,部分
诈骗分子着“兼职刷单”子,利人民虚拟货
等新型载体涉案金,作案程通常分为前期引流
利、诱导下载刷单 App 等,诈骗手段不
骗子利农民敦厚老实性格假冒政府、商
银行、医疗机等名,骗取用户个人信息施诈骗。部
分骗子利群众贪图小利的心,以低价销售、高报、
杀猪盘”等手段行诈骗。还有诈骗团伙通过特殊话卡冒
充银行客服、公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利害者
能力弱、心防线点,对其行“恐吓诈骗。
三是案件侦破难度较。现段电诈与网络充分结合
犯罪分子普遍利用虚假身份,以电、手机信、社交平
等作为诈骗施诈骗,打击治理难度较高。与此同
时,诈骗犯罪团伙呈现集团化、企业化发展趋势,
织严密层级清晰、分工明确点往往境外团伙
经过专业培训,侦查难度较。此,部分年人被骗
存在“多一如少事”法,不倾诉,往往不
及时报案,也给警方侦破案件来一定困难。部分群众
受骗金额,被骗间内挥霍或转移至境外
即便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也很难
四是部门联机制不够健全。打击治理电诈
统工程,需要“公、银行、通讯运营商等多个部门相互
作,在农村地区,相部门之缺乏作机制,
动配合,行业壁垒导致数据信息共享困难,银
行、公安与通信运营商之存在屏障以形成
工作力。农村地区,宣传监管职有效
综治中心、市场监管人员力量不足,银
行等金与镇村联系不够紧密,防范措落实不到位,
等诈骗件时发生。农村多数电诈都发生之
发现,防格太脆弱。一银行在发现
流动时,往往只是简单冻结账号不及时通知
或受人,过了抓捕犯罪分子的最时机。
、对策建议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反诈意识。利全国反
诈宣传、国网络安全宣传等时间节点,开展
反电诈宣传活,通过发宣传、现式,向
群众普及民法典》《反电信诈网络骗法等法律法规,
揭露的电信诈骗手法和犯罪伎俩新宣传式,
极探索媒体宣传路,以地电诈案例为脚本拍摄
摘要:

当前农村反电信诈骗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网络基础设施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农村网民逐年增加,线上社交、电子支付等成为农民生活的新常态。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3年X月,全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与此同时,受制于部分农民法律知识薄弱、防诈意识不强等因素,电信诈骗呈现向农村转移态势。据X县公安部门数据,2022年全县共立案电信诈骗案件X起,涉案金额X万元,其中涉及农村电诈案件X起,涉案金额X万元,案件数量、涉案金额分别占比X%、X%。强化农村反诈骗工作、提升农民防电诈意识迫在眉睫。一、存在问题一是群众反诈意识淡薄。农村传统文化中强调信任和亲情,这种信...

展开>> 收起<<
当前农村反电信诈骗调研报告.docx

共5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公文格式标准 分类:热门专题 属性:5 页 大小:15.66KB 格式:DOCX 时间:2023-11-2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
客服
关注